本活動目前未開放報名(尚未開始或已截止)。
台北市野鳥學會「環境教育學院」秉持推廣鳥類知識的理念,自2016年3月起,開設「鳥類講座」,邀請「大家來說鳥」的認養義工,整理讀書會資料分享民眾,反應熱烈,深獲好評。今年將繼續推出一系列鳥類專題演講,邀您一起探索翩翩飛羽的奇妙世界。
2020-01-01 00:00   至   2020-12-13 00:0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2019-06-09 00:00   至   2019-06-13 00:00

講座地點:關渡自然公園多媒體演講廳(自然中心一樓)
講座時間:14:00-16:00
入場方式:現場民眾自由參加(入園請依規定購買門票)
入場須知:
    ①鳥會三處志工優先報名,活動前15分鐘開放一般民眾於多媒體演講廳門口登記即可參加。
    ②為維護講座品質,活動開始後即不再開放入場。
    ③現場座位有限,請提早入座。建議參加對象為六歲以上民眾
連絡電話:02-2325-9190轉18
主辦單位:台北市野鳥學會環境教育學院
協辦單位: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各場次說明

三月 笨鳥?塘鵝?跳水捕魚的高手。

時間:2020.3.1(日)14:00-16:00
主題:鰹鳥科
簡介:全球10種,臺灣海域3種。廣布全球海洋,屬中型海鳥,雌雄多同型。羽色主要以黑褐及白色為主,嘴粗長、圓錐形先端尖銳,雙翼長,尾羽楔形,腳短、趾間全蹼。雌雄鳴管結構不同,雄鳥發出單調哨音,既鳥則發出「呱」及「哄」聲。生活於海洋,飛行能力強,可於空中定點振翅,對準目標俯衝入海捕食獵物。食物以魚類為主。在大洋上偏遠小島集體繁殖,一雄一雌制,營巢在地面或灌木叢上,以蹼抱卵,雌雄共同孵卵及育雛,雛鳥晚熟性。
講師:嚴融怡 (冠羽班第19期解說員 / 環境教育委員會委員)

四月 乘風不能起、御水而行。

時間:2020.4.5(日)14:00-16:00
主題:企鵝科
簡介:全球6屬18種,主要分佈於南極洲,但也隨著冷流向北分佈,在非洲可到達南緯17゚;澳洲到達南緯38゚;拉丁美洲個別種則延伸至加拉巴哥群島的赤道附近。海洋性鳥類,身體流線形,極度適應游泳,可直立緩慢走路,無飛行能力。群居性,主食魚類。
講師:曾雲龍 (冠羽班第9期解說員 / 本會常務理事)

五月 與花共舞,和植物共同演化的小精靈。

時間:2020.5.3(日)14:00-16:00
主題:蜂鳥
簡介:全球約349種(Clements v2019)。廣泛分布於美洲,只要有蜜源植物的地方就有牠們的身影。以花蜜為主食,估計有數千種植物依賴蜂鳥來授粉,許多種類因這種互利共生的關係共同演化到彼此之間有專一性。蜂鳥是令人讚嘆,又賞心悅目的鳥種,種類繁多辨識難度高,精巧細緻,讓人充滿無限好奇。
講師:呂翊維(現為中華鳥會副秘書長,喜愛賞鳥、攝影、親近大自然)

六月 森林中愛唱歌的綠色小雀鳥。

時間:2020.6.7(日)14:00-16:00
主題:葉鵯
簡介:全球共1屬11種(Clements 2017),分布於印度及東南亞的熱帶地區,鮮綠的體色和微微下彎的嘴喙是他們的招牌特徵。主要活動於常綠喬木的樹冠層。美麗的外型與優美的歌聲,再加上以水果和昆蟲為食的他們十分容易飼養,使他們自古以來就在寵物市場裡很受觀迎。龐大的獵捕壓力加上不斷遭到破壞的棲地,讓部份種類的處境堪憂。
講師:張智瑋(現值羽林生態股份有限公司特聘研究員,專長野鳥生態)

七月 鸚鵡前頭不敢言?能通人語,與人類趨同演化的鳥類。

時間:2020.7.5(日)14:00-16:00
主題:鸚鵡
簡介:鸚形目鳥類通稱鸚鵡,全球共約387種(Clements v2019),分為美非鸚鵡科、歐亞鸚鵡科、紐西蘭鸚鵡科及鳳頭鸚鵡科4科。頭大、體型圓胖、鉸接式的嘴喙巨大呈鉤狀,有高度特化的舌頭及肌肉系統。主要生活於森林中,許多鳥種羽色鮮艷。美麗有趣的外型、活潑的個性、聰明又會講話,堪稱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鳥類。
講師:劉華森(冠羽班第8期解說員 / 本會資深環境教育講師)

八月 / 貓頭鷹何以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鴞聲匿跡,夜行獵手。

時間:2020.8.2(日)14:00-16:00
主題:神秘的貓頭鷹
簡介:鴞形目鳥類俗稱貓頭鷹,全球共約234種(Clements v2019),分成草鴞科與鴟鴞科2科。生態學上,夜行性的貓頭鷹與日行性的猛禽同族,然而卻沒有關聯。貓頭鷹全身披附絨毛,初級飛羽羽緣呈鋸齒狀,夜間拍翅毫無聲息。體羽佈滿縱紋或橫斑之蟲蠹斑,是絕佳掩護體色。特大眼睛位於顏盤同一面上,眼球位於中央凹陷處,黑暗中能收集微弱光線。頸部能扭轉270°形成全方位視野。兩側耳孔不對稱的結構,提高聽覺敏感度,用以偵測獵物位置。貓頭鷹的神奇結構與能力還有很多……。
講師:李平篤(曾任台北鳥會理事長、資深解說員 / 本會資深環境教育講師)

九月 / 傍水生、悠悠隱者;依草居、聽聲繪影。

時間:2020.9.6(日)14:00-16:00
主題:秧雞科
簡介:全球139種,臺灣15種,分布全球,有留鳥也有候鳥。屬小至中型棲於沼澤地和水邊叢藪的鳥。一般體短而側扁,雌雄多同型,雄鳥略大。翅短而寬,飛行力不強,多為短距離低飛,但遷徙擴散時,也能做長距離飛行。尾短,尾端呈方形或圓形,常豎起尾羽顯示尾下覆羽的信號色。腿細長或短;趾通常細長,但有時短而厚,有後趾。大都性隱密,單獨或成群活動。雜食性,機會主義者。繁殖有一雄一雌、一雄多雌及一雌多雄制,雛鳥早熟性。
講師:黃斐嬋(冠羽班10期解說員)

十月 / 樹木醫生,蛀蟲剋星,一級洞巢者。

時間:2020.10.4(日)14:00-16:00
主題:啄木鳥科
簡介:全球230種,臺灣4種,1種為候鳥。廣布全球五大洲。雌雄略異。羽色常為黑白相間或褐、綠等色,嘴直而強,舌長可伸縮,尖端有鉤,翼長中至稍短,尾羽堅硬,腳短,二趾向前二趾向後。會發出尖細或粗啞的尖叫。生活於森林環境,飛行路徑呈波浪狀,單獨或成對活動,擅於攀木及鑿木,覓取樹皮間的昆蟲為食,也會吸取樹汁。一雄一雌制,鑿木成巢洞,雌雄共同孵卵及育雛,雛鳥晚熟性。
講師:歐聖運(冠羽班7期解說員)

 

十一月 / 住高山愛吐米酒,住平地變身都市三寶。

時間:2020.11.8(日)14:00-16:00
主題:繡眼科
簡介:全球123種,臺灣4種留鳥。近年將鳳鶥屬也列入本科。分布亞洲、非洲及大洋洲。屬小型雀鳥,雌雄同型。繡眼屬體上大都為綠色,有白色眼圈。鳳鶥屬則有羽冠,翅圓短,尾短,腳強健。會發出尖細清脆鳴叫及悅耳鳴唱。生活於森林環境,性好成群在林緣活動,樹棲性,攝取昆蟲、漿果及花蜜為食。一雄一 雌制,在樹上營巢,以草莖及植物纖維為巢材,編成碗狀巢。雌雄共同孵卵及育雛,也有合作育雛者,雛鳥晚熟性。
講師:蔣功國(台北鳥會副總幹事,專長鳥類生態研究保育)

十二月 / 翅膀似鐮刀、終年生活在空中的飛行高手。

時間:2020.12.13(日)14:00-16:00
主題:雨燕科
簡介:全球104種,臺灣5種。分布全球,部分為長程遷徙候鳥,部分為留鳥。屬小至中型空中活動的鳥,嘴短闊扁平,有長而窄的雙翼,腳短而細,但腳趾強健,爪尖銳,羽色通常很暗淡。生活在各種環境,通常離水不遠。飛行快速,在空中捕食昆蟲,休息時以爪掛在岩壁上。非常愛鳴叫,特別在繁殖期,會發「嘰哩哩」般的叫聲。臺灣有3種繁殖,一雄一雌制,唾腺發達,以唾液混合植物碎屑等不同材料營巢,雌雄共同孵卵及育雛,雛鳥晚熟性。
講師:張瑞麟(現為台北鳥會理事長 / 冠羽班7期解說員)

活動自訂欄位
活動代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