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本活動目前未開放報名(尚未開始或已截止)。
今年將以生態與藝術結合,推出四場次「捕捉飛行:生態與藝術之融合」系列講座
2025-03-13 19:00   至   21:0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2025-02-14 00:00   至   2025-03-13 10:00

鳥類生態與藝術結合,通過藝術家的創作,展示鳥類在自然環境中的獨特角色與美麗。

無論是標本製作、紙藝、繪畫、還是文學,藝術家能捕捉鳥類的習性,

將其轉化為藝術作品,讓大眾深入理解鳥類的生態價值與多樣性。

這種結合不僅讓人們對鳥類的生存狀況和環境變遷有更直觀的認識,也促使大家關注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讓藝術能夠喚起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並進一步激發對大自然的尊重與愛護。

這樣的跨領域合作為生態保護提供了新的視角與力量。


《捕捉飛行:生態與藝術之融合》

此系列講座邀請到馮孟婕、洪麗洧、李政霖、徐振輔,四位老師

從不同藝術角度來詮釋鳥類生態的重要性!

3/13(四)晚上7:00-9:00

  • 講題:鳥類標本史:鳥類標本會記得哪些事?
  • 講師:馮孟婕
  • 簡介:標本 (specimen) 一詞源於拉丁文 specere,意思是「去看」(to look at)。這場分享想藉由皮毛、剝製、珍奇櫃、生態模型等鳥類標本,帶大家看見博物學的發展、鳥類學的誕生、標本藝術的黃金年代,以及其中的重要參與者。透過標本我們會看見,人類文明一直以來,都離不開鳥類。
  • 方式:採用GOOGLE MEET
  • 名額:120位
  • 費用:會員/志工 100元  、非會員 200元 (全數作為保育捐款)

注意:完成繳費才算報名成功,講座前三日將寄發講座通知至EMAIL信箱,請務必填寫正確信箱,以免權益受損。

2025年有效會員、三處義工限定 NT$ 100
非會員 NT$ 200
電話: 02-2325-9190#16
電子郵件:
活動自訂欄位
活動代表圖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