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1年10月18日,臺北市野雁保護區飛來罕見冬候鳥白額雁,上次白額雁飛臨保護區是三十年前的1992年。三十年未見的白額雁讓許多觀鳥者感到相當振奮,只可惜該鳥種只停留了一個早上,截至新聞稿發送前已經離開保護區。

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張瑞麟表示,這次白額雁停留的地區剛好是棲地改善工程實施的地點。這個環境在臺北市政府動物保護處與水利處的努力下,減緩濕地陸化,並且增加灘塗地。能夠讓白額雁歷經三十年後再臨,棲地改善工程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此次白額雁所停留的臺北市野雁保護區是最接近都會中心的保護區,自1993年公告設立以來一直扮演守護臺北市野生動物的重責工作,保護對象除了臺灣珍貴罕見的野雁外,還包含了總共252種鳥種,其中小水鴨更是該區的招牌物種,最高數量是2000年記錄到的10,000隻。這樣的數量也受國際單位重視,野雁保護區被選為國際重要鳥類棲息地。

張瑞麟理事長表示隨著都市化的開發以及淡水河的淤積問題,原本廣闊的河川濕地逐漸陸域化,濕地功能喪失不少,原本可以涵養數量眾多的水鳥的野雁保護區也漸漸看不到雁鴨科鳥類。其中,小水鴨的數量更從10,000隻,減少到2020年的100隻,減少了近99%的數量。張理事長語重心長的表示只能透過持續且穩定的棲地改善工作才能維持這片濕地的功能。台北鳥會希望民眾可以持續看見珍貴的野雁與數量眾多的小水鴨再次回到野雁保護區度冬。

分類: 新聞稿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