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認識禽流感與如何防護

¾前言

禽流感又來了!再次威脅著我們,也挑戰公共衛生及醫藥的極限。禽流感是什麼?要如何做好自我健康防護工作,來確保自己和家人安全?讓您對禽流感有基本的瞭解及概念,也知道以簡易的預防方法,成為個人趨吉避凶最好的護身符。

 

¾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鳥類間所發生的流行性感冒(Avian Influenza),1902年首次在義大利分離確認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病。一些家禽及野生雁鴨水禽類(waterfowl)較容易受到感染。

  目前亞洲地區禽流感係由一種高病原性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所致,這種病毒以往只會影響禽鳥,對禽鳥具有高度致病力造成大量死亡;一般而言,此病毒不會傳染給人,但因病毒會不定時突變,衍生新的亞型病毒,如現在的H7N9使得該病毒已有傳染給人的情形。 

¾感染途徑與症狀

    主要經由接觸被感染的禽畜或糞便,亦可能因接觸或吸入帶有禽流感病毒之塵土而被感染。

    人類的感染症狀是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酸痛、結膜炎等類似流行感冒症狀。 

¾臺灣的狀況

  本會長期協助防檢局監測野生鳥類(鴨科、鷺科、鷸科、鷗科)的排遺採樣工作,累積至今已有近五萬筆樣本數,目前已確認有45個禽流感低病毒亞型,並無任何高病原病毒。整體觀之,鴨科體內檢出率較高,是目前監測重點,但是臺灣總體野生鳥類檢出率僅有0.76%,並不特別高。

比較危險的狀況,是走私疫區的野生鳥類,進入臺灣的寵物鳥市場。幾年前業已有相關案例發生,幸運的是即時查緝得宜。

¾家中有飼樣鳥類怎麼辦?

很簡單,持續關愛牠、照顧牠,千萬不要因為害怕疫情,因而將牠遺棄。家中飼養的寵物鳥類,並沒有機會直接接觸野外的鳥類,反而最有可能是飼主您在外四處奔走之餘,未做好個人衛生將病毒傳染給所飼養的鳥類。

   

¾保健防護的三不三要法

不須改變日常生活方式,但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健康管理及環境衛生,確實遵守《三不三要》:

 

「不吃、不養、不放生」


¡「不」吃自行宰殺的禽鳥,或購買來路不明的禽鳥肉品,及生食禽鳥的製品(包括蛋類等)。

¡「不」飼養野生鳥類,或靠近、接觸和餵食候鳥或一般禽鳥;甚或「不」至流行區參觀禽鳥養殖地。

¡「不」將飼養禽鳥放生,以避免牠與野生鳥類混居;「不」隨意棄置病死禽鳥。

 

「要洗手、要熟食、要身心安定」

¡「要」勤洗手,常以肥皂清潔雙手。

¡「要」熟食,禽流感病毒不耐熱,煮沸加熱1分鐘即殺滅,請將禽鳥肉與蛋煮熟食用。

¡「要」身心安定,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做好身心靈的健康管理;若有類似流感症狀,立即戴口罩就醫。

 

 觀鳥人vs. 禽流

¾為什麼要賞鳥

親近自然之門,隨個人的興趣及喜好,深入自然的領域。鳥兒是活躍又多采多姿大自然中的精靈,出現在生活的四周,極容易觀察:如住家附近、公園學校、山林湖泊,總有牠們的蹤影。各式各樣的體型大小、外觀型態、顏色與公、母鳥及鳴聲等等的差異,吸引著我們去探究、欣賞、親近牠。來到野外賞鳥,除了健身休閒之外,還能增添我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體驗,更滿足了知識上的好奇。


¾如何進行觀鳥

野生鳥類警覺性極高,想親近或能清楚觀察時,須要維持適當的安全距離,保持觀察時的身心安靜,儘量利用服裝色澤掩護身影,再準備適切的單筒或雙筒望遠鏡作為工具。因此,您認為這樣做,會與野鳥直接接觸嗎?機率非常非常小,實在不用擔心賞鳥會得到禽流感。


¾觀鳥的規範 

1.請先帶著一顆尊重生命與敬畏自然的心。

           2.看見鳥巢,請謹記保持適當觀察距離或離去,免干擾或驚嚇到親鳥棄巢。

           3.想觀看隱蔽性高的鳥類,請用耐心,請勿丟擲石頭驅趕。

           4.請隨遇而安,勿追逐鳥類。過於逼近與追逐,將迫使鳥類離開其棲息地。

           5.參與賞鳥活動,請遵守領隊的指導,以避免影響自己及鳥類的安全。

           6.請勿為了觀察及攝影的方便,而隨意攀折花木破壞鳥類的棲息環境。

            7.請尊重野鳥生存權,勿採集鳥蛋,捕捉野鳥。尤其在禽流感疫情期間。

分類: 會務公告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