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台北市野鳥學會研究組自2010年1月起,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三晚上,在會館舉辦讀書會,名為「大家來說鳥」。針對某科鳥類,邀請義工認養,並邀集其他義工合作,收集文字及實際觀察資料,互相切磋討論。並篇纂成文,刊登於台北鳥會「冠羽」月刊,分享鳥友。至今將滿八年,討論過六十餘科鳥類,累積了豐富的資訊。

台北市野鳥學會「環境教育學院」秉持推廣鳥類知識的理念,自2016年3月起,開設「鳥類講座」,邀請「大家來說鳥」的認養義工,整理讀書會資料分享民眾,反應熱烈,深獲好評。2018年將繼續推出一系列鳥類專題演講,邀您一起探索翩翩飛羽的奇妙世界。

講座地點:關渡自然公園多媒體演講廳(自然中心一樓)
講座時間:14:00-16:00(每月第一週日下午)
入場方式:現場民眾自由參加(入園請依規定購買門票)
入場須知:
    ①鳥會三處志工優先報名,活動前15分鐘開放一般民眾於多媒體演講廳門口登記即可參加。
    ②為維護講座品質,活動開始後即不再開放入場。
    ③現場座位有限,請提早入座。建議參加對象為六歲以上民眾
連絡電話:02-2325-9190轉18
主辦單位:台北市野鳥學會環境教育學院
協辦單位: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志工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oCgwg7uAwoApbxYI3

場次說明:

   三月/喜愛高山的鳴禽,台灣分佈海拔最高的鳥類。  

時間:2019.3.3(日)14:00-16:00

主題:岩鷚科

簡介:全球13種,臺彎1種留鳥、1種迷鳥。分布歐亞大陸為主,屬中小型的雀鳥。雌雄同型。體色以褐灰為主,嘴尖細,翼圓,尾為方形或稍凹,腳強健。鳴聲輕柔悅耳。生活於山區或高原的岩石、荒漠、乾燥灌叢及草叢環境。飛行迅速而靈巧,在地面跳躍活動,覓取昆蟲及草籽為食。一雄一雌制,營巢於岩縫及地面,以草莖、根、苔蘚及毛編織成碗狀,雌雄共同孵卵及育雛,雛鳥晚熟性。

講師:嚴融怡(台北鳥會環境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北鳥會冠羽班19期解說員)

   四月/浪裡白條,水上芭蕾舞者,慈愛的負子鳥。  

時間:2019.4.7(日)14:00-16:00

主題:鸊鷉科

簡介:全球22種,臺灣5種,僅1種繁殖。分布全球,以美洲種類較多。屬小型到稍大型水鳥,嘴尖直側扁,附蹠短而扁平,趾具寬闊的瓣蹼,幾乎無尾,兩腳近於臀部。雌雄同型,體羽短且稠密,具防濕功能。棲息於淡水湖泊、沼澤植物叢間,繁殖於淡水環境。冬季常出現於海域,大部分種類生活在溫帶地區。生活幾乎全在水中,非繁殖期常成群,不擅飛。

講師:劉華森(台北鳥會環境教育委員會委員、台北鳥會冠羽班8期解說員)

   五月/鳳凰于飛,翽翽其羽;山中隱士,迷霧王者。  

時間:2019.5.5(日)14:00-16:00

主題:雉科

簡介:全球173種,臺灣7種,1種為候鳥。分布全球,大部分為留鳥,屬小至中型地棲鳥類,雌雄同型或相異。雄鳥體色較亮麗,有些種類有冠或肉垂。喙短而厚,上嘴微曲,略長於下嘴,適合在地而啄食。翼短而圓,尾羽發達多變化,長短不一。腳強有力,擅於奔走。陸棲性,生活於原始樹林或次生林底層,性甚害羞而機警,不易見,常群聚或單獨活動,有些於秋、冬會聚成大群。

講師:歐聖運(台北鳥會冠羽班7期解說員)

   六月/凌波仙子,婦唱夫隨;高鐵情緣,刻骨銘心。  

時間:2019.6.2(日)14:00-16:00

主題:水雉科

簡介:全球8種,臺灣1種,分布全球熱帶地區濕地。大部分是留烏,部分有遷徙性,會逐水草而居。雌雄同型,但雌性較大。屬中型水鳥,體上部具紅棕、綠褐或黑色,下身則為黑綠、棕或白色。雙翼展開時,常可見鮮明的白色或黃色區塊。喙直、長度中等、翅寬、腕有距或突起。腿長、趾長、爪極長。生活於寬廣、隱秘度高的淡水濕地。

講師:李平篤(曾任台北鳥會理事長、資深解說員)

   七月/天涯旅者,大自然的歌唱家。  

時間:2019.7.7(日)14:00-16:00

主題:鶇科

簡介:全球160種,臺灣15種,1種為特有亞種。分布全球,溫帶及熱帶地區種類較多。飛行能力強,溫帶地區的種類會遷徙。體型中等,身體壯碩,羽色大多為黑、灰或褐色,腹面有較多斑紋。少數亦有鮮豔紅橙色。雌雄略異。頭部圓形,嘴喙長,嘴基覆毛,翅形一般長而尖,尾為方形,跗蹠長而強壯,適應於地面的覓食活動。腳趾發達,後趾與前三趾相對,停棲時易於抓握。

講師:呂翊維(現為中華鳥會環境研究部專職,喜愛賞鳥、攝影、親近大自然)

   八月/美麗的花翼,可愛的鸚嘴,愛台灣的小飛禽。  

時間:2019.8.4(日)14:00-16:00

主題:鸚嘴科

簡介:全球35種,臺灣3種均為特有種或特有亞種。本科包括鸚嘴類及部分雀鶥類,主要分布亞洲,僅一種生活於北美。體型與山雀相似,翼圓短,尾長,嘴為粗短圓錐形,常結小群活動於竹林、灌叢及高草叢等環境,有時與其他小型鳥種混群。常倒掛取食草籽。雌雄共同營巢、孵卵及育雛。雛鳥晚熟性。

講師:張智瑋(曾任台北鳥會研究保育專職,專長野鳥生態)

   九月/攀岩走壁的武者,馬戲團的候選人。  

時間:2019.9.1(日)14:00-16:00

主題:鳾科

簡介:全球27種,臺灣1種留鳥。分布美洲、歐洲、亞洲及南洋群島,均為當地留鳥。屬小型雀類,雌雄相似。嘴短而尖細,腳短而有力,尾短。生活於森林環境,成小群活動於林間樹木中上層,於樹幹或樹枝作上下左右攀爬,以覓取藏身其間的昆蟲為食,也會啄食堅果。一雄一雌制,營巢於樹洞間,雌鳥孵卵,雄鳥提供食物,雛鳥為晚熟性。

講師:黃斐嬋(台北鳥會冠羽班10期解說員)

   十月/伯奇勞乎?不孝子?屠夫鳥?千古冤情誰訴?  

時間:2019.10.6(日)14:00-16:00

主題:伯勞科

簡介:全球32種,臺灣6種。廣布歐、亞、非及北美洲,有留鳥也有遷徙性候鳥,屬中小型雀類,雌雄略異。頭大,嘴粗而側扁,先端具鉤狀及齒突,適於撕開獵物。翅短圓,尾長,跗蹠強健,有鉤爪。生活於平原至山地疏林或林緣地帶,單獨或成對活動,有很強的領域行為。性凶猛,常在視野良好棲處觀察,以突擊方式捕抓昆蟲、蛙、蜥蜴及鼠類。

講師:蘇平和(台北鳥會冠羽班14期解說員)

   十一月/捕魚高手、跳水冠軍、飛行的藍寶石。  

時間:2019.11.10(日)14:00-16:00

主題:翠鳥科

簡介:「紅襟翠翰兩參差,勁拂煙華上細枝,春水漸生魚易得,不辭風雨坐多時。」全球95種,臺灣7種,本島1種繁殖。分布全球,大部分為留鳥,少數遷徙。嘴長而直如匕首,腳短,並趾足,通常羽色艷麗。大部分生活於森林或疏林,常在水邊出現,也有生活在離水遠的林地,1種在沙漠莽原。常單獨活動,僅繁殖時才會在一起,領域性很強,積極捍衛領地。

講師:張瑞麟(台北鳥會冠羽班7期解說員)

   十二月/御風而行,氣勢凌雲,所向俾倪,莫如軍艦。  

時間:2019.12.1(日)14:00-16:00

主題:軍艦鳥科

簡介:全球5種,臺灣海域2種。廣布全球熱帶及亞熱帶海洋及海岸,屬大型海鳥。嘴長,先端呈鉤狀,兩翼狹長而尖。雄鳥喉部裸露有紅色囊,尾長分叉深。飛行能力極佳,可長時間飛行。會獵捕水面的魚、蝦、烏賊等,也會搶奪鷗及鰹鳥口中的獵物,也會獵食海鳥的鳥蛋及雛鳥。在偏遠島嶼形成繁殖聚落,雌雄共同孵卵及育雛,雛鳥晚熟性。

講師:蔣功國(台北鳥會研究保育專職)

分類: 會務公告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